捡垃圾之4U服务器
折腾前提
我之前折腾的蜗牛星际(换了b365 + i3 9100 + 16G)越来越难以满足我的需求,没办法随心所欲的分配内存/CPU给虚机,就又开始物色合适的机器。这次我再也不想折腾ITX机型了,拓展性和散热简直折磨人,而且自打我从杭州的15平小房间搬到成都2居室后,再也不担心放不放得下的问题了!
刚开始相中了Dell的塔式服务器T630,找了很大一圈都是4000-5000左右价位的准系统,很离谱,我记得B站Up主无情开评2K+入手的,果断放弃。
又在V站看到了有人配浪潮SA5212M4 2U服务器,真的很便宜,准系统就800块,简直香得一匹,但是考虑到2U没有接触过,噪音问题不好把控,先放置一边。
闲逛的时候看到有人推荐了拓普龙S465-24这类24盘位4U机箱,很满意,拓展性拉满。但是全新机箱1700+ 有点劝退,本垃圾佬秉承着勤俭持家的原则,当然是去海鲜市场逛逛,最终发现了一套价值大概在3500左右但是只卖2600的整机,马上拿下。
配置单如下表
类别 | 型号 | 二手行情价 |
---|---|---|
机箱 | 拓普龙S465-24 | 600-800 |
主板 | 超微X10DRL-LN4 | 1400 |
CPU | 2680 V4 | 500 |
内存 | 32G海力士 REG ECC X2 | 1000 |
硬盘 | 128G 三星 + 佳翼SK15转接卡 | 130 |
阵列卡 | LSI 9211-8i | 100 |
电源 | 长城CRPS550 550W x2 热拔插冗余电源 | 150 |
到货开箱
机箱:4U的机箱确实有点大,看着这24盘位就很满足!哈哈,再跟我的蜗牛C对比。
主板
电源
阵列卡
插电开机
开机的时候才想起来,这类服务器主板基本都是只有VGA接口,家里已经没有VGA的显示器了-_-
不过还好有IPMI可以远程管理,到爱快里找到IPMI的IP, 登录
结果完犊子,用默认密码进不去!!
我以为是密码被之前的用户修改了,马上找了官方指导手册,短接JBT1重置BIOS(这个JBT1有意思,不是常规的两根针脚,而是两个焊点)
重置完后发现密码还是不对,后来在主板标签上找到了密码,这是什么操作,超微家的设计都这么秀吗
用标签上的密码终于进去了,IMPI可以远程装系统,改BIOS设置,真的很方便。
目前来说开机声音确实起飞,后面再讲静音化改造。
背板刷直通模式
参考别人的教程直接刷就行了
测试
CPU AIDA64 烤机2小时温度也没过60C°(我把机箱风扇都拔了,太吵了),内存测试也没问题,就是卖家原来插的硬盘转接卡插到了PCIE2.0*4的槽位上了
这个板子就是PCI-E插槽太少了,不过对于我这种从ITX机箱换过来的用户还是有一种很富余的假象。
硬盘背板
测试24个硬盘位的时候就遇到大问题了
首先我这个LSI 9211阵列卡的2个SAS口只能连接8个硬盘
主板上还有2个SAS口连接8个硬盘
最大一次性只能识别16个位置,所以在测试期间,我需要把连接背板的口子换一下才能全部测试。
这个24盘位硬盘背板的,其本质也是2个一模一样的12盘位背板组合而成
测试中发现上面一些个硬盘位能识别出来,但是指示灯始终是红色,我刚开始以为是背板的问题,于是乎把背板干下来
,下方的硬盘背板多链接4根不同的线,有主板USB,机箱跳线,还有两根屏幕排线一样的东西。
我就把背板调换了一下,发现还是一样的问题。
后来才意识到应该是主板的SAS接口连接的硬盘都会有这个现象,跟背板本身并没有关系,截止目前我也仍然不清楚为啥主板的SAS接口会有这个问题,感觉这个主板也没有集成了SAS阵列卡功能,只能后续再看看有没有办法了(希望有大佬能教教我是不是我BIOS设置有问题) 。
01/26 后续更新:原来是主板那两根SAS线有问题,换了线就好了😅,为了排除是我设置或者连线的问题,我还去骚扰了下机箱厂商客服,哈哈
机箱
机箱右边还有一个UID接口怎么都不亮,看了下是跳线没有连接,但是主板的跳线是单针的,机箱又是2针的不知道怎么搞了。
听说超微的技术支持都很给力,马上邮件问问,得到的答复是不支持第三方机箱。。心塞
静音改造
机箱上自带的热拔插风扇结构很简单,就是一个12038风扇加一个壳子,把风扇的4Pin接口(下图中红色框中的)卡在壳子上面,
我找了下自己的库存发现了一个Arctic F12风扇,但是这个扇子的4Pin接口(下图中黑色的接口)没有办法卡住,
淘宝找了一圈,也没发现这种接口的风扇,只能作罢,将就吧,打不了不用热拔插呗,还是静音比较重要。
总结
第一次接触到服务器主板,发现服务器主板带有的IPMI确实很好用,很强大,效果如下
- 传感器监控:
- 冗余电源监控,还能看到电压电流温度,补充一下这个电源还挺静音的。
- 还能直接远程控制操作系统 录屏,跟采集卡的效果差不多
目前除了主板的硬盘接口有点小问题没解决外,这次捡漏应该算是成功的,先装个ESXI,日后慢慢加满硬盘。